美国的撒拉纳克湖畔静静伫立着一块墓碑,那是特鲁多医生的坟墓。墓志铭被无数人传阅:“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翻译成中文简洁而有力:
偶尔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是被认为对医生治疗效果最精准的描述,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对这句话的心得是:其实真正通过医疗治好的病少之又少,通过治疗治好病人只是偶尔的事件,对于大多数病种来讲,多是用一些基本药物帮助病人缓解、控制症状,给自身免疫系统一个缓冲时间,治好病的还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有一些病是不可逆转的,医院和药物只能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一个外籍医生来中国讲学,医院人山人海的病人,非常震撼,挂号的缴费的排了几十排的队伍。同行中国朋友告诉他,周末人多的时候,很多没时间排队的的请了很多人帮忙排队挂号,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职业人“号贩子”,医生通常会连续加班10个多小时。外籍医生惊讶之余感叹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是中国人的体质特别差?很多人都有病,或者是稍医院?于是他做了大量的走访,看了很多病例发现,其实不是中国人的体制特别差,不是中国的病人就比国外的病人多,他从病例中发现,医院的病人都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自愈的,这群人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个医生说的“不医院”,其实是一个常识,可惜许多中国人听不进去,甚至连医生都听不进去。医院要追求经济效益啊,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明白,不去展开叙述。
比如如下的这些小病小灾都是可以通过自己医院的:
轻状痔疮、心脏早搏,甲状腺结节、慢性浅表性胃炎、骨质增生、轻状鼻炎、感冒、关节疼痛、慢性咽炎、单纯性肝囊肿、胃酸烧心、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乳腺增生、盆腔积液、湿疹、耳鸣、失眠、偏头痛、灰指甲、
有些名字听起来很吓人,比如宫颈糜烂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取消了这个名称,学名叫“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子宫有强大的自愈自洁能力,是一个不需要治疗的疾病,没有名称那么严重,注意复查一下就可以了。失眠、偏头痛等症状注意不要疲劳过度,按时休息,精神不要太紧张,就可以缓解。
以上这些常见的疾病,如果医生站在不追求经济效益的出发点上,不夸大自己的治疗功劳,医院就会减少一半的人流量,不会出现一些医院,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人体是个进化了几百万年的高级智能系统,大多数病都能在这个超级智能系统里得到解决,而医生大多时候是缓解你的症状,给你心理安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