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连媒体蹲守三甲医院妇科诊室暗访揭露医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http://www.bdfyy999.com/m/
医院医托拉客

近日,大连市警方成功抓获两名哄骗拉客到小诊所就医的“医托”,目前,二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媒体暗访发现,医院的“医托”拉客现像依然存在。

医院内部门诊大厅和挂号处经常有男女采用主动搭讪的方式哄骗拉客,将正在挂号或者看病的患者领到其他小诊所看病,并且从中收取提成费用,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患者的就医。接到患者举报后,大连市西岗公安分局人民广场派出所民警和驻院民警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于近日现场抓获了正在搭讪患者的两名嫌疑人。

据半岛晨报报道,到大连市医院挂号看妇科的26岁女孩小吴被两位“热心姐姐”拦下。两人先后以病友身份拉近关系,并介绍她去当地一家名叫*康的诊所治疗。花了上千元治疗费,右侧小腹疼痛的小吴被检查出“左附件区囊肿”。事后,她怀疑自己遇到了“医托”。

事实上,早在年,这家*康门诊就有人在民意网上举报其雇佣医托。还有人发帖称,今年7月曾被医托骗至该诊所,当时已怀孕被误诊,打了麻药和吊瓶。医院看病的患者是怎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小诊所?

近日,记医院暗访调查,在妇科诊室外蹲守5小时,揭露“医托”行骗伎俩。

大医院看妇科被拐到小诊所女孩怀疑自己遇到“医托”

小吴今年26岁。最近,她感觉自己右侧小腹持续疼痛,只能靠吃消炎药止疼。担心病情严重,医院做一次彻底的检查。

12月18日上午9点多,小吴来到医院。医院看病,她手里拿着挂号单,在二楼寻找妇科诊室的途中,迎面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女子走过来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你也去妇科吗?怎么了?”“肚子疼,可能有炎症。”看着对方手里也拿着挂号单,小吴放下戒备。女子说,她也是这样的病。医院看过,花了不少钱没治好。就在两人交谈时,又来了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也以病友身份加入。“她也说医院看病花了不少钱,但始终没痊愈。后来在*康诊所治好了。”小吴说,“时髦女”推荐她跟“眼镜女”到这家诊所瞧瞧,并说那里检查费才元,喝两副中药就能去根。

当听说这家诊所检查费不贵,并且有老中医,小吴确实有些心动,但顾虑自己已经挂了号。这时“时髦女”告诉她,“挂号了可以退。”见小吴迟疑,这时“眼镜女”表示想去那家诊所看看,让小吴跟着一起去。

当天,两人抵达那家诊所之后,小吴挂号,检查,交了上千元钱。可明明自己右侧腹部疼痛,检查结果却显示她“左侧附件区囊肿”。面对检查结果,小吴将信将疑。

“诊所里的人并不多,‘眼镜女’跟我一起来的,但进了诊所之后就再也没见到她。”

小吴说,在治疗时她上网查了查,竟发现有不少人在网上举报这家诊所雇佣医托,而且大家描述的正是自己的遭遇。怀疑遇到“医托”,当天小吴以“有事”为由要求退费离开。工作人员说,只能把没打的排毒针的元钱退还给她,中药已经熬制无法退钱。

大连医托小诊所拉客开药

有人网络举报该诊所雇佣医托曾被误诊怀孕被打麻药和吊瓶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年,年就分别有人在医院看病被“医托”拉至这家*康诊所的相同遭遇。

以下为内容摘录:

“年12月26日,医院妇产科就诊。在排号的时候有一个中年妇女过来和我说话,问我得什么病,我没有任何防范就说了,巧合的是她也是这个病。正在说着一个年轻的女的过来了,说她也得过这种病,说在*康诊所看好的……检查花了元,开的全是输液的药,和上的药,遭的罪就不说了,一切弄完回到家开始觉得不对劲,上网一查好多人说遇到了医托……”

记者看到,对于这条投诉,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于年1月11日补充公布了调查处理结果。

“监督员在调查过程中,未能查证‘医托’相关问题但发现该门诊部聘用无卫生技术人员资质的魏某从事妇科诊疗工作。监督员还询问了该门诊部法定代表人霍某,其否认雇佣‘医托’欺骗患者就医的问题,但承认在妇科执业的魏某未取得相关资质。监督员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并将对大连金州新区*康门诊部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的问题予以行政处罚。”

年3月11日,又有人在民意网上反映相似遭遇。

内容摘录如下:“我对象想做个体检,医院咨询,有个女的过来问我对象干啥,然后就聊上了。那个女的说刚在开发区*康医院体检完,检查妇科特别好还便宜,就领我对象去了……检查完我对象就知道上当了,回来好一顿哭啊。虽然没多少钱,但是想把这个事在这说说,防止大家上当……”

对于这条投诉,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也进行了相关调查并给予了回复:

“该门诊部法定代表人霍某否认雇佣“医托”欺骗患者就医的问题。监督员现场对其进行了告诫谈话,说明相关法规政策,责令其不得使用不正当手段招徕患者。监督员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不得雇佣“医托”扰乱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应该依法正规执业。”

除了民意网上的相关投诉,在网站贴吧里,记者也看到了有关该诊所雇佣“医托”的相关举报。

一名网友发帖称,“今年7月26日,我在开发区三院挂完号排队等候时来了个孕妇跟我说*康门诊技术好还便宜,这时又来了一个女的说正好她也不舒服要过去看看,就这么把我领去了。

*康门诊的庸医给我检查说没怀孕,又做的阴道清洗,说有宫颈糜烂,说有这个病不能怀孕。要孩子心切当时就答应了,做了宫颈糜烂手术。

8月1日觉得事情不对,去三院验血查出怀孕,因为在*康门诊打了麻药做的宫颈糜烂手术,之后又打的消炎吊瓶,可能这个孩子就要不了……”

在职能部门的调查中,这家*康门诊负责人否认雇佣“医托”,那么众多患者同样的遭遇又该如何解释?

医院看病的患者又是怎样被源源不断输送至这家小诊所的?

蹲守妇科诊室外5小时揭露“医托”行骗伎俩

12月1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和小吴来到她此医院暗访调查。上午11时许,在医院急诊室门前记者发现三名可疑女子。经小吴指认,其中两人就是前一天搭讪过她的“时髦女”和“眼镜女”。“前一天她俩还装作不认识,现在站在一起,很明显她们就是一个团伙。”小吴说,虽然两人都换了衣服和发型,其中“眼镜女”还戴了口罩,但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

记者暗中观察几人行踪,医院午休时间,几人聊医院。

中午12点半,医院一楼挂号大厅,这时看到前一天搭讪过小吴的“时髦女”正蹲在大厅地上看手机。记者装作患者走进挂号队伍,吸引女子注意。

不一会儿,“时髦女”果真来到记者身后排队,并有意与记者搭话。“你挂什么科?”“妇科”。得到记者回应后,她表示自己也挂号,随之展开话题。在聊天的过程中,虽然女子并没有认出小吴,但小吴有些激动,举起手机拍照的行为引起其警觉,之后女子离开上了二楼。

记者与小吴随后也来到二楼,小吴指认出前一天搭讪她的“眼镜女”也在二楼,其始终靠着栏杆往一楼挂号窗口处张望,手里拿着挂号单。为了继续引起两人的注意,记者挂了号并坐在妇科诊室候诊区域。

下午1点之后,候诊患者逐渐增多,与记者搭讪的“时髦女”和“眼镜女”也来到了候诊区坐下。一个多小时内,不断有患者走到妇科候诊室,但两人都极其谨慎,始终没有行动,也再没与记者搭讪。

直到下午2点30分许,记者发现两人开始行动。在“眼镜女”的掩护下,“时髦女”以热心引路为由头拦下了两名结伴而来的年轻女患者。这次两人十分谨慎,有意绕开记者。记者从远处观察,这次她们似乎并没有成功…

下午3时许,有些警觉医院大门,并在附近的公交站集合离开。

随后,医院妇产科候诊区找到了被搭讪的两名年轻女患者。其中一名女生说自己因腹部疼痛过来就医。医院,在寻找“C区”时迷了路,碰巧遇到了这名“热心姐姐”。“她先帮助我们引路,之后询问病情。”女生告诉记者,这位姐姐说自己此前也是腹部疼,后来到位于金马路上一家妇科门诊看好了,建议她们去。并且强调,“医院挂的号可以退掉!”

或许因为警觉亦或出于其他原因,这次女子推荐的是另外一家妇科诊所,而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这家诊所的口碑也并不好。两名年轻女患者表示对那家诊所不熟,所以并没有跟随。

Q/p>

记者问:你们为什么没有相信?

A/p>

“上面写着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两名女孩指向候诊室的电子屏幕说,电子屏幕上滚动字幕写着“不要医院、诊所和所谓著名专家!以免上当受骗,延误治疗。”

这些“热心人”可能是医托这伙人专对妇科患者下手

从多位患者的描述和调查暗访,记者发现这伙人专盯涉世未深的年轻女性,对“妇科患者”下手。

她们先以“病友”身份搭讪,有时还会多人相互配合,劝说患者信任其介绍的诊所,一番花言巧语,让患者产生就诊意愿,有时还会热心的领着患者就医。为了让人信服,这些医托穿着讲究,谈吐不俗,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较强。

当患者被骗至医托推荐的医疗机构看病后,实际花费并不便宜,最可怕的是还很有可能被误诊,后果严重。而这些医托却将获利的治疗费和药费与团伙成员进行分成。

如何识破医托

医托的行骗手段及防医托攻略

医托忽悠病人的伎俩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为了能诈骗成功,个个化身为“戏精”,但无非都是通过伪装身份、编造谎言来骗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患者和家属如何防范医托,重点在于如何擦亮眼睛,识别医托。

伪装成“病友”介绍“求医之路”

一般异地就医的患者,通常都是因为病情复杂,医院诊疗条件有限,医院。由于人生地不熟,这部分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存在无助和忐忑的心理,而医托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他们医院,手拿病历本、检查单、CT或磁共振片子,看似与普通就诊患者无异,暗地里却在物色着诈骗目标,伺机出动。认准目标后,医托便会上前搭讪,询问病人患了什么疾病,然后诡称自己或者身边亲友也曾罹患此病,医院花费颇多仍不见好,医院几副药就见了疗效,再也没有发作过。他们生动“讲述”当初求医的过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病友”、“过来人”的身份消除受骗者的戒心,将病说的“头头是道”,让患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绘声绘色的描述甚至让患者产生“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可谓“一身是戏”,让人不得不信。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信所谓“病友”的话。对于那些“热情主动”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当他们坚持要带医院、诊所时,就要特别提防。

编造谎言,让患者在失望中主动求助

患者前来就诊时总会有许多的疑虑,如:是否能挂上号?自己的病情是否严重?医生的水平如何?医疗费用会不会很高?是否能够治愈?治疗会不会存在风险等,而医托正是利用了患者的顾虑来行骗。

“今天某专家停诊了,要想找他看病,可以去XX医院,他在那里坐诊”;“医院看这个病不行,前不久刚医死个人,现在还在打官司”;“医院看病非常贵,而且不是本地的医保根本不给看”;“大医院人多需要排队,而你这个疾病非常严重,耽误不得,我刚好在XX医院有认识的专家,可以帮你联系一下”……诸如此类都是骗子们惯用的手段,患者一旦信以为真,往往手足无措,自然而然把医托当成“救命稻草”。所谓“病急乱投医”,患者越焦急,也越容易受骗。

当有人对医院坐诊,或向您介绍某位专治的“名医”时,您一定要提高警惕,医院的官医院电话等方式认真核实,医院导医台、门诊办公室、医保办公室等了解相关信息。

假冒成职工,骗取患者的信任

医院就诊,对陌生人一般心存戒备,医院的职工往往比较信任,而医托恰恰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假冒职工身份来欺骗病人。这类医托身穿白色工作服,医院的门诊部,他们并不会直接伪装成专业的医护人员,而是装作保安、保洁、导医等后勤服务人员,在“不经意”间向患者搭讪,一般患者若不仔细辨认,往往难以区分,易受骗上当。

术业有专攻,医院的后勤服务人员一般不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对疾病的诊疗知之甚少,且有岗位任务在身,通常不会主动向患者搭讪。若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热情的“职工”,需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就是医托。若确有咨询需要,可以前往导医台、门诊办公室等处,向佩戴工作证、工号牌的医护人员咨询。

分工协作,“一条龙”式诈骗

为了骗取钱财,医托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从单人行动升级到团伙作案。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团伙中有人负责与病人搭讪、套近乎;有人负责带路,医院、黑诊所;有人则客串“病人”,介绍“抗痫经验”。正所谓三人成虎,医托们对病人进行轮番轰炸、反复洗脑,病人最终放下戒心,信以为真,却不知这正是医托团伙所设下的圈套。

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需医院的位置和交通方式、专家的坐诊信息,必要时可以预约挂号。若发现有许多人均医院或某位医生的水平如何高超,就要当心,您很有可能遭遇了医托团伙,需设法脱身。

借助网络,包装成“知名专家”

如今在计算机网络上有许多提供所谓“免费咨询”、“专家在线问诊”医院网站,看似相当正规和方便,其实是更隐蔽的诈骗形式——“网络医托”。

借助于网络,医托们更容易隐匿身份。他们冒充这方面的专家,让患者防不胜防。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甚至患者足不出户,网络医托仅凭患者检索的与疾病相关的上网记录就能主动找上门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诈骗。网络使医托的触角能伸到任何一个角落。可见,网络医托的危害,要比传统医托大得多。

医生在没有真正见到病人、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妄下诊断,更不会提供治疗方案。况且,医院的专家往往业务繁忙,可以说几乎没有多余的精力在网络平台上问诊。患者在互联网上寻找有关信息时,需注意鉴别是否是官方网站,医院是不会在网络上散布广告的。

希望大家在就医过程中,提高警惕,识别医托,医院,进行科学合理的诊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